就在希腊危机焦头烂额之际,德国自己也惹上麻烦。2015年6月初,欧盟委员会一封警告信发至柏林:德国年初通过的养路费法违反了欧盟条约反歧视原则,委员会将启动审查,必要时会告上欧洲法院。
那么德国收缴本国养路费,欧盟为何干涉?这得从欧盟建立初衷开始说,各成员国达成共识:自愿放弃一部分主权交由欧盟行使,以促进欧洲一体化实现,而欧盟条约作为各国的上位法、欧盟组织作为中央机构,都有覆盖成员国政策和法律的权力。如果欧盟认为成员国的做法错误,可以要求它纠正,直至告上欧洲法院。而这次欧盟不满德国养路费法的关键,是反歧视原则:不能因为国籍、民族、性别的不同而实施不同的政策和法律。
反歧视,欧盟法律中的重要原则
德国养路费法大体方案是:德国机动车车主需要缴纳高速公路和州际道路养路费,但可以享受同等数额的机动车税减免;对于途经德国的外国车主而言,则要为所使用德国高速公路缴纳养路费,但却无法获得德国政府的减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直接抨击这样的做法就是对外国车主的歧视。其实早在立法程序刚启动时,欧盟就已经“敲打”德国了,既然如此,这部法律为什么还是通过了呢?
这还要回到2013年9月的德国大选。当时,基民盟(CDU)和其巴伐利亚的姐妹党基社盟(CSU)天然联盟获胜毫无悬念,但它们的小伙伴——自民党(FDP)却被挡在议会之外。基民盟和基社盟只好和其他小党派蹉商组建执政同盟,以求能在议会获得绝对多数。社民党(SPD)成了“幸运儿”。
政同盟缔结需要一份协议来概述施政纲领。参与同盟各党派自然都想把自家政策写进协议。巴伐利亚基社盟最爱莫过于收养路费。巴伐利亚是南北要冲,很多北欧人会途经巴伐利亚去南欧。如果外国人不缴费,巴伐利亚选民就觉得不公平。德国公路网高度发达,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2917公里,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加拿大,但德国面积大概只有中国1/20;州际公路总长达到39287公里。如果养路费开征,对联邦政府是不小收入。
德国的高速公路
基社盟党主席希豪弗尔曾凭借这个议案在巴伐利亚选战中胜出,但基民盟和社民党却不看好这项政策,联盟协议谈判陷入僵局。希豪弗尔撂下狠话,养路费不写进协议,就不签字。基民盟和社民党担心会因此“掉粉”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和法荷比接壤州的代表认为收养路费会减少外国人跨境采购活动,不利经济发展。但如果基社盟的养路费提案得不到满足,另外两党提案也别想实现。权衡之下,2013年11月,三党签署联盟协议,名曰《构建德国的未来》,养路费赫然在列。基社盟秘书长还进入默克尔内阁,担任交通部长。
欧洲的养路费贴票
巴伐利亚基社盟提案是,政府以机动车税返还的方式补足德国车主交的养路费,这样他们实际上没有多交钱,但的确因为外国人无法获得返税触怒了欧盟。2015年2月,养路费法案正式进入德国联邦议会程序。绿党在辩论程序中毫不掩饰地开炮:养路费法案是敌对外国人、违法和毫无用处的,它不属于议会,只属于垃圾堆。但由于执政联盟在议会拥有绝对多数议席,法案顺利通过议会三读程序。联邦理事会在5月同样表决通过了法案。
眼见德国在“邪路”上越走越远,欧盟委员会终于坐不住了,交通专员布尔奇表示欧盟将会对养路费法进行进一步评估,然后采取行动。作为国内政治妥协的产物,并由议会通过的养路费法终究还是触碰了欧盟的底线。国内议会民主结成的“香甜”果实在欧盟看来却是有毒的。
由于欧盟启动违反条约调查程序,德国政府被迫宣布养路费法无期限延迟实施。执政联盟深陷两难境地:如果直接废除法律,那就是啪啪打自己的脸,何况法律还没实施,政府就已经在先期准备上花了百万欧元;如果把对德国车主的税收优惠取消,倒是不歧视外国人了,可是德国人民会不高兴;如果硬着头皮实施,最有可能的后果就是被欧洲法院判定为违法,那么,欧盟一样会要求德国取消对本国车主的税收减免政策。
养路费提案饱受争议
养路费法案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既有欧盟的警告,又有国内党派的反对,还有邻国政府的抗议。德国国内的主要政制机构,包括联邦议会、理事会和总统也都有机会终结这项提案,但是在德国执政联盟传统的运作体制下,基社盟最爱的政策终于借由联盟协议变成了国家法律,也把德国推到了违反欧盟法的尴尬境地。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