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剧《新闻编辑室》有这么一个故事:记者尼尔收到线人提供的秘密文件,决意公布,结果却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遭到政府指控,电视台被FBI检查,编辑室的头儿、主播威尔也因此被送进监狱。

言论自由和公权力的较量是捍卫公民权利的永恒主题,这两个力量孰强孰弱在不同国家的回答也不尽相同。近日,相似的一幕在德国真实上演了,但是结局却截然相反。

今年2月25号,德国著名的政见博客“网络政治”(Netzpolitik.org)发布了一篇博文,引用了联邦宪法保卫局内部文件的内容:当局计划大规模分析利用网络内容。宪法保卫局局长马森对此甚是恼火,向这位“德国版斯诺登”——也就是媒体线人——提出了犯罪指控,同时提到博主迈斯特和贝克埃达尔(后者是博客的创办人和总编辑)。这封指控信被送到了位于卡尔斯鲁厄的联邦总检察署,但检察署没有马上展开调查。

4月中旬,宪法保护局发出第二封指控信,因为“网络政治”又公开了一份内部文件:宪法保卫局要组建网络监视部门,对极端主义和激进分子在社交网络上的活动进行监控和分析。这次的指控再次提到作者迈斯特以及贝克埃达尔。

“网络政治”的博客记者迈斯特

面对宪法保护局接连发出的两封指控信,67岁的总检察长昂厄颇为犹豫。在德国,新闻自由和意见自由是核心价值,德国公众尤为敏感。一开始他要求宪法保护局提供更多的信息,因为只有泄漏国家机密的事件,总检察署才有管辖权。随后,宪法保卫局提交了一份详尽的鉴定意见,证明宪法保护工作受到了严重损害,博主泄漏了国家机密,构成叛国罪。根据德国《刑法典》第九十四条规定,叛国罪最低刑期为一年,严重者可以判终身监禁。

根据这份鉴定意见,总检察署在5月中旬启动了对贝克埃达尔和迈斯特的调查程序。但为了谨慎起见,昂厄把调查“网络政治”博客记者的行动告知了联邦司法部,即总检察署的监督机构。司法部事后称,部长马斯告诉昂厄,他反对这项行动,但是总检察署反驳说,不记得司法部有这样的警告,他们只是说这个调查程序可能是有问题的。

总之,昂厄还是不放心,于是决定请外部专家出具意见,看“网络政治”披露的文件到底是不是国家机密。但这位专家不愿放弃夏天的大好时光,跑去度假了。

67岁的总检察长昂厄以极力推崇检察署地位而闻名

为了避免错过刑事追诉时效,总检察署只好在7月下旬致信受到指控的博主和主编:对你们的调查已经开始了。7月30号,迈斯特和贝克埃达尔把这封信公布在网上,顿时,整个德国群情激奋。

8月2号下午,柏林市民走上街头游行,表达对“网络政治”和新闻自由的支持。之前,组织者估计将有四百人参加,最后有一千多人到场。在政府内部,要求昂厄辞职的声音也此起彼伏。绿党嘲讽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德国搞情报和窃听活动,检察署无所作为,现在调查记者却这么来劲。左翼党领袖说,记者背叛国家?我只看到检察署背叛了民主。

柏林街头的抗议

总理也抛弃了这位总检察长。8月3日,默克尔的发言人说,政府认为,一旦涉及到新闻自由,官方机构必须进行特别审慎的考量,话语间没有表达出对昂厄的支持与信任。虽然在此期间,昂厄期盼的专家意见终于出炉:该博文构成泄漏国家秘密,但这也没能成为昂厄的救命稻草。8月4日,联邦司法部宣布解除昂厄的职务。

总检察署在8月10日作出决定,停止对“网络政治”博主的调查。贝克埃达尔在博客上发文说,这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私人生活和编辑工作是不是因为这次调查受到了监控。德国记者联盟也要求对整个事件进行彻底的澄清。

虽然联邦总理府极力撇清和昂厄行动的关系,一直强调自己也是在7月30号才知道这件事,但是媒体认为,政府从一开始就知道要对记者展开调查,昂厄很可能成了政府的替罪羊,毕竟,作为总检察署监督机关的司法部,既然认为调查不妥,为何从一开始就不叫停这次行动呢?

好在政府内部和舆论力量及时阻止了事态朝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是德国《基本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不过,现在人们讨论的是,如何更好保护所谓的“泄密者”?媒体和记者通过他们在政府的线人获知内部消息,并予以报道,如果对这样记者扣上泄露国家秘密的帽子,那么真正的新闻自由是否还存在呢?

话题:



0

推荐

王剑一

王剑一

1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财新世界说专员

文章